成都干混砂漿抹灰施工方法標準介紹:
為保證混凝土與抹灰墻體結合牢固,特將混凝土墻體拉毛,用滾刷刷上一層1:1稀粥狀水泥細砂漿(內摻20%的砼界面劑拌制),使其凝固在光滑的基層表面,養護48小時后用手掰不動為好。
工具/原料
水泥采用P032.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;中砂;石灰膏
鐵抹子、托灰板、木槎板、木刮尺、靠尺板、矩尺、鐵鏟、鋼筋卡子、托線板、灰漿桶、鐵斗車、掃帚、膠水管
方法/步驟
基層處理:清除墻面的灰塵、污垢、砂漿塊等附著物,要灑水潤濕。對于光滑的混凝土墻面、頂棚采用鑿毛或用噴、掃的方法將1:1的水泥砂漿分散均勻地噴射到墻面、頂棚上(水泥砂漿中宜摻入水泥量10%的107膠攪拌均勻后使用),待結硬后才進行底層抹灰作業,以增強底層灰與墻體的附著力。
套方、吊直、做灰餅(打墩)。抹底層灰前必須先找好規矩即四角規方,橫線抹平,豎線吊直,彈出基準線。抹灰時,先用托線板檢查墻面平整、垂直程度,并再控制陽角方正。
四個墻角灰餅做完稍干后,在上下左右貼灰餅表面掛通線,沿線每隔1.5m補做若干標準灰餅,灰餅快干時,在灰餅之間抹100mm寬的砂漿沖筋,用刮杠刮平,厚度與灰餅平齊,待沖筋稍干后即可進行底層抹灰。
標筋達到一定強度后(刮尺操作不致損壞或七至八成干)即可抹底層灰。
打底厚度設計無要求時一般為13mm,每道厚度一般為5~7mm,分層分遍與沖筋抹平,并用大杠垂直、水平刮一遍,用木抹子搓平、搓毛。然后用托線板、方尺檢查底子灰是否平整,陰陽角是否方正。抹灰后應及時清理落地灰。
底層灰7~8成干(用手指按壓有指印但不軟)時即可抹中層灰。
操作時一般按自上而下、從左向右的順序進行。
罩面灰采用1:2.5水泥砂漿(或1:0.3:2.5水泥混合砂漿),厚度一般為5~8mm。
注意事項
砌體與砼剪力墻或柱交接處、線槽、配電箱后面等易于開裂、變形處均應設置鋼板網,按照下圖做法施工:
抹灰層的厚度大大超過規定,尤其是一次成活,將抹灰層墜裂。抹灰層的厚度應通過沖筋進行控制,保持15~20mm為宜。操作時應分層、間歇抹灰,每遍厚度宜為7~8mm,應在第一遍灰終凝后再抹第二遍,切忌一遍成活。
當基層墻體平整和垂直偏差較大,局部抹灰厚度較厚時,一般每次抹灰厚度應控制在8~10毫米為宜。
較后小編溫馨提醒大家抹灰前墻面應先澆水!以上就是關于成都干混砂漿抹灰施工方法標準介紹,大家趕快學習起來吧!